×
标签: 华东师范大学
虽然题目说是经验分享,但更多的是本人初试经历的分享,不保证有普遍价值,如果你这么学结果考得很烂,本人不负任何责任。

先讲一下我的初试成绩:政治~73,英语二~83,数学二~132,408~129;总分~417


可以看到每一门课相对分布还是比较平均的,这也和我的复习理念有关系。我的想法就是自己评估花一样的时间什么学起来性价比高就学什么,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每一门课到的程度都差不多,当然每一门课花费的绝对时间是不同的。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想说每个人的基础是不一样的,不仅是知识上的基础还有智商上的基础(不是说自己智商高。。。),所以我觉得任何所谓经验都只是参考而已,更多要以自己出发,从自身角度分析应该从何时开始,花多少时间,并且在学习过程中阶段性地去重新评判,所谓总结不仅是对知识的总结,也有对自己学习程度的总结。


在这里我真实地说一下我的学习经历,既不美化也不轻描淡写,但是我觉得可能和你们想得有些差距。。。


英语二:
在7,8月每天会花一点时间背单词,可能大概背了半本单词书,但是最后考试的时候其实没记住多少。到九月因为突然改408,所以就取消了英语的时间,每天晚上读半小时单词书维持下语感(随缘)。


所以英语其实没有花太多时间,事实上在做题方面,到考试一共就只做了4套真题,而且还只是选择题,翻译作文一点没练。说一下这样做的原因:1.时间不够。2.选择题还行,在做了2套真题发现选择题最多扣了2分(事实上考试时扣了1.5分)。3.本来打算最后看一下作文的,但时间不够了就没看,结果主观部分扣了15分,所以有时间的话,作文还是要好好搞一下的。基础方面,没弄过雅思托福,六级裸考558分。


政治:
可能你们觉得英语学得已经够水了,但事实上政治更水。。。同样本来政治打算九月开始的结果突然408,就到10月了,然后看了下徐涛的马原,过了一遍,看不进去,然后就一直搁置了。一直到11月底的样子,断断续续把马原过了两遍,思修看了半本,其他还没开始,题目几乎没做。这时候已经没时间了,大概5天把肖秀荣知识点提要上剩下的没看过的知识点过了一遍,8天把8,4套卷选择题过了几遍,背了一下题目里的知识点,剩下的用来背肖四大题和看时政,每天在2~3小时左右。最后选择题扣了9分。


数学二:
数学还是花了不少时间的,大概从暑假正式开始,7月用汤家凤的全书把知识点过了一遍,看得还挺认真的,做了19年真题在90分的样子。8月把1800做了一小部分(建议每个章节都做一点别全做)。反正接下来就是做题,模拟卷,真题,懒得详细说了,唯一建议弄个错题本,每天上午3小时左右(所谓每天只是学习的每天,事实上考研初试时期比较高效的学习时间大概在1000个小时左右,认真的一天在7,8个小时左右)。


数学一定要坚持做题,像我的话最后因为把时间挤给政治,最后只看了下错题,导致考场上手生,因为时间原因以及线代知识熟练度原因,最后线代两道大题都没做出来。


408:
从9月中旬确定转408开始,下午就是408时间(当然也可能是休息娱乐时间。。。),我本科是软件工程,算是有些基础,至少大多数知识点看书能看懂。9,10过完第一遍知识点,做完了一部分书上的题。11月第二遍。12月模拟题真题。


临场发挥:
主要数学,其他在我个人时间都很充裕,数学需要熟悉一下考试节奏,预设几个方案。


总结:
在我看来能考这么高(姑且算吧)的主要原因是把时间主要花在150分的课上,公共课专业课分数比例4:6,但是我的时间比例在2:8,甚至1.5:8.5。


再说下网课,建议少看,遇到不会的再看,非常浪费时间,远没有自己思考有效,当然之前就说基础不一样,如果你书都看不懂,那或许网课也是唯一的选择了,但千万不要觉得看网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
考研经验机器人

写了 959 篇文章,拥有财富 1922,被 0 人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学长鸭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学长鸭,考研学长鸭,杭州高考淘宝信息技术店,考研直系学长学姐专业课一对一辅导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