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北邮软件上岸经验分享(初试篇)

标签: 北京邮电大学
首先说一下我的考研情况,我的考研方向为北邮软件学院4组电子信息专业,初试378分,其中:数学一114、专业课(数据结构+操作系统)128、政治68、英语一68。初试排名组内第1,复试排名第2,综合排名第1。
我本科是天津的中国民航大学,是一所民航系统内的双非高校,数学系信科专业,今年一战。初试、复试的学习时间加起来,前后一共16个月,终于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学校。
我的经历算是考研学生中很典型的,如果起个标题党的文章题目,大概会是“双非一战跨考北邮,软院高分上岸经验贴”
不过如你所见,我没有起这样的标题。因为我觉得,考研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张录取通知书,更重要的是那些宝贵的经历和道理;所以,我也不想简单地写一篇经验帖,而是想以故事的形式,将我过去一年的考研历程串起来展现给大家,用一种更深远的方式,影响和激励更多的人。
我们通常说的看经验贴,主要是看作者的时间安排书目推荐。参考作者的时间安排和推荐书目,可以让我们花更小的代价,跳过那些不该踩的坑。我的这篇文章是以时间为轴线性叙事的,故事性更强,对这两方面的讲述比较分散,并不是一篇典型的经验贴。

不想把同一件事情做两遍,也是我采取新形式写作的原因。
这篇文章分两部分,以时间为轴,记录了2019年1月至12月我的初试学习经历,以及2020年1月至5月我的复试经历。本文是初试篇,讲述初试经历。
我一直认为故事是最好的叙事方式。那些对我影响最大的经验贴,都是讲好了一个考研故事的经验贴。那些故事里考研人的迷茫、自我怀疑,坚持、放弃,是每一个考研人都会经历的,我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汲取力量。那是一种很坚韧的力量。
看到那些有着相似经历、相同条件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难题,最终取得成功,我会很自然地相信:别人可以,我也可以。
我也希望能带给读者这样的力量。我们都坐在考研的列车上,都会看到窗外的各种风景。我有心记录,拿着相机对着窗外按下快门,把那些最宝贵的风景保留在相片上,然后指着告诉你:看,我也到过这里!
本文篇幅较长,读者朋友们可以根据下面的时间目录,快速滑动到最感兴趣的地方。

       

  •         2019年|初试篇
           
           
                   

  •                 1-2月:前期酝酿——我的道路自信
                   
                   

  •                 3-6月:艰难探索——学习方法的养成
                   
                   

  •                 7-8月:全速前进——最重要的暑假
                   
                   

  •                 9月:至暗时刻——非全、就业的选择
                   
                   

  •                 10-12月:最后一战
                   
                   

  •                 后记:故事还没有结束
                   
           

           
           

  •         2020年|复试篇
           
           
                   

  •                 1月:深圳之行对我的改变——关于训练营
                   
                   

  •                 2月:初试出分了——情况开始向好发展
                   
                   

  •                 3-4月:复试备考、见识的提升
                   
                   

  •                 5月:录取了
                   
           

           


    2019年|初试篇1-2月:前期酝酿——我的道路自信
    入冬有一段时间了,北方的干燥气候并不让人觉得寒冷,何况还有暖气呢。刚考完大三上最后一门期末考试,我躺在床上,舒适的环境并没有让我感到轻松。
    “要考研了。”我对自己说。
    考研是很久以前就做出的决定,但一直都没有开始准备,只是不停地刷经验贴、水各种考研群。大概是因为恐惧,害怕如果真的着手去准备了,却发现自己不是考研的料,于是对未来的所有设想都会化为泡影,而且还要承认自己的无能。那样真是太痛苦了。
    “今天是1月19号,距离考研还有11个月零3天“,我算了算日子,已经无路可退了,”再难也要去面对了。今天就是准备考研的第一天。“
    既然决定了要考研,那就尽可能学习更长的时间,而且要尽力避免二战。考研人中不乏天赋和运气爆棚的,比如”4个月考上浙大“、“三本跨考上北大”、“保研失利、3个月考上北大”,这些人的经验贴也会受到很多关注。
    但我觉得这些人的经历并不值得学习,他们不会在经验帖中告诉你全部真相,只会展示最光鲜的一面。本就很深厚的基础、提前找好了导师、运气爆棚......这些因素他们不会让你知道,而且一般人也很难获得。
    考研失败才是常态,这一点通过每年的报考/录取比例很容易看出来。要想不失败,考上好学校,就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给自己规划的周期是11个月,比大多数人都长,这也使得我有更多的试错空间,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考计算机、考北邮,也是很早就决定了的。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大学都有过一段迷茫期,不知道自己未来该往哪里去。我不喜欢本专业,不想回老家工作,但自身条件又很平庸,成绩不足以保研,也没有多少实习经历。如果放任不管,很可能会在大四加入毕业即失业大军
    为了避免自己的命运走向被动,我一直都在探索,探索自己的兴趣,探索最适合自己的路。
    我尝试过金融考研。因为觉得金融行业钱多、事少、很光鲜,但发现金融行业对本科学历要求很高,即使研究生考上名校,也很难找到好工作。而且整个金融行业正在进行一场科技化、数字化的变革,蚂蚁金服的影响力比高盛和摩根加起来还要大,我放弃数学专业去考传统金融行业实在是舍本逐末的行为。
    我还尝试过走公务员。公务员的社会地位、生活水平比大多数人都要高,而且在我盐城老家这样的小城市里,社会最上层的都是政府工作人员。而且“实现共产主义”、“为人民服务”这样的理想真的很酷啊,对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学生很有吸引力。我参加了天津市提前批次的选调生选拔,不过连校级的考核都没通过,公务员的尝试也破产了。
    最终决定从事科技行业,也是一系列偶然因素促成的。在一位老家的老师介绍下,我到阿里云北京服务中心实习了1个多月。我当时没什么技术,在公司主要干一些杂活:帮老板写标书、到销售部打电话、到售后接电话、每天找2篇新闻发到官网上......
    实习期间有2个截然相反的重要感受:绝望和希望
    先来说说绝望。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太多人一辈子庸庸碌碌,在底层拿着1万多的薪水,扣掉各项生活开支后所剩无几,永远买不起房,最后因为年龄原因不得不回老家过着更平凡的生活。这样的生活让我很是绝望,我知道如果我不去改变,我会不可避免地走上这条路。
    再说希望。我的实习地点在北京上地,写字楼对面就是“中关村创业大厦”,这里是中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地方,和同事茶余饭后的聊天中,都能不断地听到财富神话,“隔壁写字楼的一个产品经理上个月项目分红就拿了35万“、”和我同一年毕业的美团程序员,已经拿到70万年薪了“、“腾讯员工一进去就能拿到50万的无息买房贷款”......
    这些财富神话离我很近又很远。有时候近到就在我隔壁的写字楼,有时候又远到好像在另一个世界。
    “我如果要留在这里,我也要做这样的人。我要考下最硬的学历,练出最硬的技术。”那时候我时常会对自己说这样的话,这些自己都不相信的话。
    最终让我下定决心考北邮的,是一位学长。
    这位学长是我老家高中的学长,本科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我在北京实习的时候,他刚好也在北京今日头条实习。他的女朋友是和我关系很好的一个学姐,我们也是通过他女朋友认识的。
    我和学长只见过2面,但他的经历、生活、价值观深深地吸引了我。他对计算机非常感兴趣,实习过很多家顶级互联网企业,看见他我好像就看见了理想中的自己,看到了我想要活成的样子。
    所以他的见解对我影响很大。在老家约饭时他和我说,计算机专业最好还是要读个研的,如果不能保研,花一年时间准备考研也是很值得的。
    他说这话的时候,已经在头条拿到了400元的实习日薪,只要他愿意,转正后日薪会变成1000元。当时我就想,这么好的工作条件都要去读研,那我肯定是非考不可了。
    当时学长还以为自己会保研去上交,结果最后因为过于优秀去了清华。
    下定决心考北邮也始于一次QQ上的交谈:

    我:学长我想考计算机的研究生,你有什么建议吗?
    学长:考北邮吧,或者北航。
    我:学长,我看xx大学近几年收的分很低,看着很好考,而且学校牌子还很响,你觉得怎么样啊。
    学长:也就剩个牌子响了,如果以后不想从事本专业可以考。
    我:呃。。那还是算了算了吧。
    学长:出来可以当领导人。
    我:/捂脸。
    我:天津和江苏的985怎么样啊,我在天津上学,老家在江苏,这两个地方对我吸引力都挺大的。
    学长:怎么说呢,这两个地方都差不多,你懂我意思就好。
    我:我不懂啊,都很好吗?
    学长:都很不好。中国60%的互联网公司在北京,35%在上海、杭州、深圳,其他地方加起来不到5%。读研和工作就去这四个城市吧。
    我:好的好的我记下了。那学长有什么推荐的学校吗?
    学长:北邮吧,或者北航,认可度很高。
    我:谢谢学长指点,我会好好研究的。

    这次谈话不到20分钟,却支撑我度过了漫长的考研岁月。
    在一年多的备考过程中,我从来没有对自己选择的道路产生过怀疑。
    我选择的道路是对的,接下来就去克服道路上遇到的难题吧!

           

  •         1-2月学习进度
           
           
                   

  •                 数学:看汤家凤寒假6场直播(后来发现没什么用,不如直接看汤家凤零基础视频);做《高数同济第六版》课后题
                   
                   

  •                 专业课:看文都《计算机网络》视频(讲的很烂,还是推荐的视频)
                   
                   

  •                 英语:看王江涛道长的考研英语导学课。
                   
                   

  •                 总体上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探索各科的学习方法,以看视频为主,还没有大量刷题。
                   
           

           


    3-6月:艰难探索——学习方法的养成
    寒假结束了,我回到学校,更专注地投入到考研学习。
    我一直把考研当作做高优先级的事情来对待,生活中凡是与考研冲突的都要往后靠。我知道考研对我未来生活的意义,只有考上北邮,我对未来的那些设想才能一点点地实现;如果没考上,我觉得我是承受不了二战的压力的,我要么用本科学历找一份工作,然后平庸地生活;要么艰难地在社会上打拼四五年,在实战中锻炼技术和社会认可度,慢慢回到正轨。
    无论哪一条路,都不如直接考上北邮对我的帮助更大。
    开学后,我尽可能切断和别人的联系。辞了班长,搬出学校,在学校附近租了个房子住。平时和学校的来往,仅限于必须上的那些课。
    我们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合理,大三下学期之后基本就没课了,校内学习不会占用太多时间。这里我给大家一个建议,如果你已经确定争取不到保研名额了,学校的课都尽量水过去吧,保证不挂就好。
    上课也是会浪费时间的,尤其是原本可以学一整天,但因为有课,中途不得不被打断几次,这样一来一天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里建议大家合理翘课,对那些管的严的课,可以利用好“悬赏群”这样平台,找别人帮你出勤,一节课也就15元左右,换来一天的高效学习是很划算的。
    我为了营造好的外部环境真的想出过很多办法,有的有效果、有的没效果,这里挑几个典型的介绍给大家
    最让我后悔的一件事——剪头发。考研之前我算是比较贪玩的,经常参加各种活动。考研后,我决定彻底改变这个习惯——我剃了个3毫米的板寸,这样我就彻底不好意思出去找人玩了。刚剃那几天我还有点洋洋自得,逢人还会主动打招呼,展示一下我的行为艺术。
    不过慢慢我开始后悔了,因为。。。太特么丑了!见到漂亮的女生我都绕着走,因为实在受不了她们诧异的眼神。没过多久我就买了顶帽子,还是挡起来吧,太丢人了。
    不过话说回来,自那以后我确实很少出去玩了,渐渐习惯了一个人在自习室从早学到晚的生活。也算是带来的正面影响吧。
    受益极大的行为——早起。开始考研后,我发现自己的作息不是很规律,经常晚睡晚起,算下来学习总时间并不长,为了养成一个良好的作息,我定了一个目标——一直到考研前一天,我都要在6点半之前起床。
    早晨人的大脑对知识的摄取效率是最高的,精力也最充足,很适合攻克复杂的数学题。我每天6点半起床,7点10分就能坐在自习室里开始学习,早晨最起码能学习4个小时,这样一整天的学习量就有保证了。
    我真的坚持下来了,一直到12月份,每天都做到了6点半之前起床。12月份因为要调整适合考试的作息,起床时间延后到了7点半,之前的10个月真的能做到每天早起。

    回头来看,早起这件事对我考上研的帮助是巨大的,考研人最宝贵的资源就是时间,早起这种能挤出大量时间的做法,是非常值得坚持的。
    同样重要的事——学习别带手机。手机很容易分散注意力,特别是学习内容很难时。因为内容难,人就很容易烦躁,很想找一个宣泄口来逃避,这个时候如果身边有手机,那就会很自然地拿起来。
    刷刷朋友圈,看看新闻,时间就过去了、注意力就分散了。再想重拾注意力,又要花额外的精力和时间。刷几次手机,半天就过去了。
    遇到困难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直面它,不管多难,硬着头皮去学,情况总会一点点变好。刷手机只能暂时逃离问题,但解决不了问题。
    所以,每天出门时就别带手机了吧。吃饭可以刷校园卡,出行可以买辆自行车,听音乐可以买个mp3。
    有人找怎么办?
    想多了,真没人找你。
    中午和晚上统一回吧。

           

  •         3-6月学习进度
           
           
                   

  •                 数学:看完并做笔记《汤家凤高数零基础视频》;看完《李永乐线代基础视频》;做完《同济高数教材课后题》,做了一遍《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
                   
                   

  •                 专业课:看了一遍《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并作了课后题;看了《组成原理》前3章,然后放弃学习,并将专业从北邮计科(考4门)改为北邮软工(考2门)
                   
                   

  •                 英语:用“乐词App”背了一遍考研词汇(感觉没什么用,背单词不如直接研究真题阅读,背真题中的单词)
                   
                   

  •                 这个阶段我主要在打各科的基础,探索合适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我的进度推进算慢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加速结束这个阶段。暑假之前的时间都可以视为打基础,如果你的数学基础足够好,甚至可以跳过此阶段,直接去刷习题册。
                   
           

           


    7-8月:全速前进——最重要的暑假
    暑假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暑假过后,考研人就会被分为2种:一种是有可能考上的,另一种是肯定考不上的。
    暑假是高强度刷题的时间,没有这个阶段的锻炼,秋天做真题时会很痛苦,甚至永远入不了门。
    特别是数学,一定要做一本习题册。我做是《汤家凤1800题》,只做了其中的高数基础篇,没有做强化篇。
    《1800题》中的基础篇内容用于练习考研数学知识点难度刚好。刚开始做时会很痛苦,完全不知道如何切入,甚至会产生一种幻灭感,开始质疑自己前几个月的学习有没有效果。
    其实这是正常现象,考研数学需要经历3个阶段的学习:基础知识-->刷练习题-->做真题。每次尝试升级时,都会产生这样的幻灭感:质疑自己前一个阶段的学习效果,质疑自己能不能考上。
    这种感觉会在秋天开始做真题时再产生一次。
    坚持做上几天,情况会好很多。硬着头皮去做,实在不会再翻答案。那些看答案做出来的题目,过几天自己再做一遍。
    我这样做了大概5、6天,开始习惯《1800题》的出题风格了。
    线代和概率部分,我做的都是李永乐团队的辅导讲义,分别是《李永乐线代辅导讲义》,《王式安概率辅导讲义》,两本薄薄的习题册,多做上几遍,足够应付任何一年的考研真题了。
    这两本书到考前我各做了4遍。我认为做题在精不在多,1道题做4遍强过4道题做1遍。
    秋天做真题我也是这个思路,导致我对最近10年的真题非常熟悉,正式考研时看到很多熟悉的套路,最终数学考了个很不错的分数。这也直接导致了我最终能考上,并且考了组内第1的好成绩。
    暑假尽量不要在家学习,如果是应届生考研,强烈建议暑期留校,暑期学校的学习氛围非常好,是提升能力的重要阶段。(2021的考生可能会有些困难,我写这篇文章时北京正在爆发第2波新冠疫情,尽量争取吧。)
    我的暑假学习强度很大,每天依旧6点半之前起床,晚上9点半回寝,中午困到不行才会回去睡,一般在桌上趴一趴。扣除掉吃饭和休息的时间,每天的纯学习时间在11.5小时左右,每天很多人一起交流学习,一点都不累,而且是越学越爽。
    也是暑假这段时间,我对生活逐渐有了掌控感。每天高强度学习,知识水平与日俱增,当时我就感觉到,我的学习能力是没问题的,考研归根到底不过是一场考试,对知识的考核是有一个极限的,只要我不停地积累,我能考的分数就会越来越高,就算今年考不上,总有一年我能考上。
    只要能考上研究生,我就有了和这个世界议价的资本,我就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过得越来越好。
    这就是对我影响十分深远的暑假:考试能力得到了原始积累、自信开始建立、高强度学习习惯完全养成。
    这个阶段我还看到了一句很有感触的话:如果你不赶紧按照你想的方式去活,那迟早会按照你活的方式去想。


           

  •         7-8月学习进度
           
           
                   

  •                 数学:做了2遍《1800高数基础篇》,做了1遍《李永乐线代辅导讲义》,看完《李永乐线代强化视频》;不建议做《1800题》的强化部分,太难了,而且难的毫无必要,和真题不是一种风格。
                   
                   

  •                 英语:8月中旬开始背《王江涛考研高分写作》,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了考研前,我把10篇大作文,10篇小作文背的滚瓜烂熟,对英语考试帮助很大,也让我在临考前没有为作文发愁,一直保持心态不炸。
                   
                   

  •                 专业课:看第一遍《数据结构》,第二遍《操作系统》。
                   
                   

  •                 政治:8月下旬开始看《徐涛政治视频》,徐涛讲课真的很好,他可以把很枯燥的概念讲得非常有趣,我后期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看徐涛讲政治的视频。
                   
           

           


    9月:至暗时刻——非全、就业的选择
    暑期的良好心态并没有持续太久,9月到了,月底就要填志愿了,秋招也在这个月,一股真实的压力扑面袭来。
    在许多事情上,我是个很理想主义的人,但我真的做不到孤注一掷、不留任何退路去考研。如果我今年考不上,那一定会面临二战,脱产二战还是边工作边二战,怎么选?
    脱产二战。压力很大,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承受,中途心态崩了怎么办?而且错过校招,二战再失败的话,我连工作都不好找。
    边工作边二战。学习时间肯定没法保证,我全职考研都考不上,难道一边工作一边学还能考上吗?
    思来想去,一年就考上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我开始寻找北邮以外的备选学校,并且注意到了“非全日制研究生”这个选项。
    “非全研究生”这个概念2017年才提出来,以前叫做"在职研究生"。与“在职”只发单证不同,“非全”发双证,并且就业时可以参加校招,可以和全日制研究生同平台找工作。“非全”和“全日制”参加同样的考试,“非全”的录取分数比“全日制”低得多,基本上达到考研国家线就能上非常好的985。
    “非全”的缺陷在于,找工作时许多单位并不认可。而且当时中国第一批“非全日制研究生”还没走出校门,社会对“非全”的认可度还没人能看懂。
    9月份我仍然没有十足的把握考上北邮,当时心生退意,不如选一个更有把握考上的吧。赌一把非全的未来,如果非全能受到广泛认可,我就赌赢了。
    既然赌非全,我就选一个比北邮更好的学校吧。事实上,在信息技术领域,明显优于北邮的学校并不多。北邮的科研重心是通信和计算机,再加上全民coding 的严格培养氛围,北邮成为了信息时代的宠儿。
    顶级的学科评级、广泛的行业认可度、地处北京拥有全国最丰富的就业资源,考虑到这些因素,能够明显超过北邮的学校也只有:清华、北大、浙大、上交,还有在南方影响力很大的中山。
    我最终选的是浙大软件非全。因为浙大软件的考试科目也是数学一、英语一,我不用中途改变学习策略。专业课考数据结构+C语言,专业课很简单,很容易考到130+的高分。
    至于非全的认可度,2年以后再说吧,我自己努力学好技术,2年后再拼一把。
    秋招也开始了。
    我的本科学校是中国民航大学,是民航系统中的高校。我们学校的就业率很高,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进入航空公司、空管局、机场这样的单位工作。这些单位来我们学校招生集中在大四上学期的秋招、和大四下学期的春招,一般秋天来的单位质量更高,如果平时学习不错,有丰富的校内经历,那在秋天签下一份工作是最好的选择。
    秋招第一天,身边的同学就开始涌动起来,我的心也躁动了起来。
    “要不先签份工作吧,留个保底选项。”我这么对自己说,“不过现在学习任务太重了,如果找工作花太多时间耽误了考研,那就不值得了”,还是有很多的犹豫。
    “如果有不花时间就能签的工作就完美了”,我叹了口气,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情,还是乖乖准备考研吧。
    这样的工作真来了!
    “东航信息岗来招聘,计算机、信科的学生有六级就要,5分钟面试,隔天就签三方。”东航的招聘消息传到了我耳朵里。
    我靠,这么好的机会,专门为我准备的吧!
    晚上6点半听到这个消息以后,立刻开始做简历,换衣服,8点到了现场,递简历,面试,8点半通知我被录取了,第二天就签三方协议。
    我的人生第一份工作就这么签好了,顺利得不真实。找工作的事就此告一段落,我继续安心考研去了。
    说句题外话,我和东航的故事还没结束。2020年上半年又发生了很多狗血的剧情,受疫情影响,我和东航经历了被毁约、学校调和维权、主动毁约的一系列故事,具体细节我会在写经验贴?还是讲一个考研的故事吧|2020北邮软件上岸经验分享(复试篇)中详细讲述,敬请期待。
    选好了学校,签完了工作,考研报名开始了。登录考研报名系统时,我惊奇地发现,今年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只能报“定向培养”(无校招资格)了!
    国家还是意识到了非全日制的漏洞:如果非全这么好考,又拥有和全日制一样的找工作的权利,那么大量考生将涌入非全考研,整个考研生态的平衡会被破坏,国家设立非全日制的初衷也就失效了。
    “又给我搞事情,这个月事情怎么这么多”,我有点懵逼。
    算了,乖乖考全日制吧,北邮软件,拼一把。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的脑子里回荡着这句话。今后每当面临不确定的重要选择时,我都会想起这句话。
    9月底是考研人心态集中爆炸的时期。每天和我一起学习的研友,也和我一样陷入了焦虑和崩溃。那段时间,每天晚上自习结束,我都会和研友一起到学校操场跑步,缓解一天的压力。
    有一天晚上,为了缓解压力,我给研友讲了一个西游记的故事,这个故事支撑我一直走到了最后:

    当唐僧到达西天的时候,他突然发现,其实一直以来,就只有他孤身一人走在取经路上,没有孙悟空、没有猪八戒、没有沙和尚,所有的角色,都是他幻想出来陪伴自己的另一个自己。
    孙悟空,是那个无所畏惧、永不服输,上天下海也要找到问题解决办法的自己;
    猪八戒,是自己真实的人性,会害怕、会退缩、会想放松一点的自己;
    沙和尚,更有意思,在漫漫长路上,你内心觉得自己是孙悟空,但在别人眼中你就是沙和尚:一个没有什么特别资质,只会闷着头、扛着自己的重担、一步一步向前走的笨家伙。

    这一年考研的经历,也让我的心态产生了重大变化。

    刚开始备考的我,最共情的是孙悟空,那个一身本领、心比天高,却无处安放的家伙;
    现在的我,更认同唐僧,一个连沙和尚都打不过的凡人,但是他有使命,有一念执着。
    他说:我是取经人。一路上,他哭过、绝望过、软弱过、哀求过,但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我们放弃吧,这事我不干了”。
    所以他一路西行,高山和沙漠都不能阻挡,满天的神佛也会来帮忙。
    所以,西行一路,最强大的,不是悟空,是唐僧;最终使得他们脱胎换骨的,不是某个技能,是使命。

    “别去想太多了,既然选择了就坚持走到底。只要我们意志坚定,满天的神佛都会来帮忙”,我抬头看了看夜空,星光璀璨,停顿了一会儿,说道:“尽人事,听天命吧。”


           

  •         9月学习进度
           
           
                   

  •                 数学:开始看《王式安概率辅导讲义》,又做了一遍《1800高数基础篇》,开始准备做真题了。
                   
                   

  •                 英语:继续背《王江涛高分写作》。
                   
                   

  •                 专业课:《操作系统》、《数据结构》又各看了一遍。
                   
                   

  •                 政治:看徐涛政治视频。
                   
           

           


    10-12月:最后一战
    10月1日,看完国庆庆典,我知道我已经到了考研的最后关头。各科的真题全部就位,这个阶段要把之前积累的所有知识,都转变为应试能力。
    学知识只是途径,考高分才是目的。
    数学、英语的学习,我都采用精研最近几年真题的方法,最近几年的卷子反复做。数学2008-2019的真题做了3遍;英语2012-2019真题只做阅读A节,背阅读中的生词,研究阅读中的长难句,继续背《王江涛高分写作》,把20篇作文背到滚瓜烂熟。
    专业课继续反复看《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这2本书在考前都看了4遍。找到北邮软件近5年的真题,反复做了3遍。
    考研政治在《肖8》面世之前看徐涛的基础篇视频、优题库题目讲解的视频。《肖8》出来后研究《肖8》的选择题,《肖4》出来后背《肖4》的解答题。12月以后,政治会成为每天学习的主要内容。
    这里特别向大家推荐李林的冲刺教材《李林冲刺押题6+4套卷》,这套模拟题的出题风格和考研几乎一模一样,特别是其中的押题4套卷,难度也和2020考研数学很接近。2020考研数学出奇的难,但是因为我在考试前一天晚上翻了一遍《李林6+4》,回顾错题,导致我在第二天考试时,看到四、五道方法几乎一样的题目,其中就包括最难的积分大题、常微分方程大题,这也导致我的数学分数比绝大多数人都高。
    入冬后时间过得很快,我还是按部就班地每天学习,心情也越来越平静。对于考研,我已经做到极致了,再来一年也很难做的更好了,所以反而考试越近越轻松。
    还是那句话:尽人事,听天命。我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了,最后能不能成功,交给老天爷吧。
    2019年12月22日,我考完最后一门专业课,走出考场。
    发挥得还不错,没踩到坑,数学还遇到几道高仿原题。满意了,对得起自己一年的付出了。

    晚上回到租的房子,架起了火锅,买了几罐啤酒,和同住的学弟一起庆祝我的解放。
    天津的冬天很冷,玻璃上结满了霜花。屋内却十分温暖,火锅咕噜咕噜冒着泡。我喝了很多酒,带着醉意,和学弟滔滔不绝地讲述过去一年的考研故事。
    小米音箱外放着音乐,虽然有些恍惚,但我还是听出了歌词,有一首唐朝乐队的《国际歌》,歌词格外吸引人:"......从来都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改变我们的命运,只能靠我们自己......"
    “要改变命运,只能靠我们自己。”我带着醉意,笑出了声,“唱的多好啊”。


           

  •         10-12月学习进度
           
           
                   

  •                 数学:2008-2019真题刷3遍,《李林6+4》做一遍,反复回顾;
                   
                   

  •                 专业课:继续刷《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做北邮近五年真题;
                   
                   

  •                 英语:精研真题阅读;背《王江涛高分写作》;看新题型、完形填空解题技巧,没怎么练,但有了技巧就可以做题;
                   
                   

  •                 政治:精研《肖8》选择题,背诵《肖4》解答题。
                   
           

           


    后记:故事还没有结束
    2019年12月30号,考完了最后一门期末考试,我坐上了飞往深圳的飞机。
    我报名参加了“码农训练营元旦班”,是论坛针对考研复试开展的一个线下编程培训营,主要帮助计算机跨考生快速提高编程能力,再做2个项目让简历显得专业一点,这些都是我迫切需要的。
    我的编程能力仅限于大一时修的C++基础课的作业代码,大二、大三的主修课程都是数学课,所以当时我的编程能力还远远达不到复试上机考试的要求。
    当时对这个训练营的效果还是存有一些疑虑的,不知道它对提高能力到底有多大帮助。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还是去了。
    去深圳时,初试还没出分,复试能力也差的很远,焦虑感一直都伴随着我。最终结果尘埃落定之前,没有谁敢真的放松自己。
    到深圳时,已经是凌晨1点半了。我提前预约了宾馆的接机服务,在机场候车区等车来接。
    我对深圳的第一观感很好,深圳机场的宣传标语是“推进深圳全面数字化”,能让人感受到深圳的创新精神,和北方城市的街头标语截然不同。
    接机的司机师傅来了,是个典型南方长相的中年男子,非常热情,很精神。车子开上了高速公路,暖风阵阵袭来,吹在脸上非常的舒服。
    司机师傅主动和我说话:“靓仔,一看就是北方来的吧,还穿着羽绒服,我们深圳可暖和了,我穿一件衬衫都嫌热呢。”
    司机的广式普通话听着非常舒服,我的心情也更开朗了起来。行驶在深圳这座传奇的南方城市之上,我充满了期待,憧憬着即将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
    “新的历程开始了!”
  • 考研经验机器人

    写了 959 篇文章,拥有财富 1922,被 0 人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学长鸭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学长鸭,考研学长鸭,杭州高考淘宝信息技术店,考研直系学长学姐专业课一对一辅导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