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暂无标签
标题有些夸张,但本经验贴看下去会发现真的是“通关秘籍”。

本人背景:2018年毕业,本科中国药科,所学内容医药+商科,计算机只学过学校的VB,毕业后工作一年,一战哈工深 政64 英76 数78 专90,二战哈工深 政75 英73 数118 专123.
通过这篇经验贴你可以获得:
1. 我每门科目每个月的大计划
2. 我所做每份数学卷子的日期以及分数
3. 备考过程中你所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非常实用,以我是如何做的为主,背后原理只简单讲述)
4. 我自己写过的合工大卷子(共创跟超越)的勘误。

本贴目标:展示我每阶段的学习任务以及知识的掌握情况,让你在备考过程中有个参照物。

(这个分割线有点可爱😊)


一战64,二战75.
一战时我也认真刷了肖1000,方法是每天先看知识点再做题对答案,但临到考前肖4肖8只能做30几分,很多时候才20+分,属于花了力气没效果,学完之后跟没学差不多,顶多一个学了的心理安慰。
这次改进的政治学习方法属于照做了不至于低分,但未必能帮你拿高分,高分看悟性吧...
一阶段:
1. 拿到肖1000不看知识点的情况下先刷一小节单选题,因为有些题是我不看知识点光凭直觉就可以做对的,那么第一遍就先排除掉这些题,后边这种题就不用看,考试的时候也绝对能做对。
2.对完一小节答案后(仅仅是改选项不去看题解),看《知识点提要》,这本比较精,该有的知识基本上都有。看的过程中因为已经刷过一遍题,会记得题干,那么在看知识点时会知道哪些是考点,用笔画出。(我是有在上面标记对应的肖1000的题号及页数的,方便回顾,但实际上后边复习第二遍时基本没用到)
3.这样过完一节知识点提要之后再去看肖1000上的错题,有些直接能选对不用再看题解,而有些还需要看题解。
这样做下来,总的来说在刷第一遍肖1000时就过滤掉了一定会做的题+看知识点提要能针对性的知道哪些是考点重点+对答案只需要看那些难题的题解,大大节省了时间,并且重点突出。
4.按上述学完几节单选之后再做前面没有做的多选,因为政治内容多遗忘快,做多选又相当于复习看几天学的单选所涉及的知识。(理论上是这么说,实际发现多选跟单选考点相差挺大,但同一小节的知识隔几天通过做多选的方式回顾一下加深印象总是不错的。)
这一遍错的惨不忍睹很正常,我大概会错1/3-1/2.
二阶段:
1.过几节《知识点提要》,第一遍中标记的会考的知识点要重点看,然后过几节单+多的错题,(此时没错的题你肯定是会做的)过个2-3天之后再刷微信小程序上的肖1000题库。别刚看完错题就去刷,这样光凭短时记忆就可以选对,但考试谁可能真的记住啊。所以要过几天再刷,在有点遗忘的时候靠理解去刷题。
还记得上面第一遍我错的跟鬼一样吗?这一遍我的正确率在83%,基本满意。
三阶段:
做模拟题,背问答题。肖4肖8的分数不知道放哪里去了。只记得肖4 30+也有40+也有,肖8前几份40左右,中间几份45左右,最后几份4849(单选难度递减了)
《考点预测背诵版》也买了,但基本没用到,因为没时间背,肖4出以后用研木易木子的就够了。
背大题的每日进度以及所耗时常在这里:(方便你安排考前半个月的时间)

12.14据别人整理的1.5h背完马原下午,晚上40min仅看题目重背一遍,晚上30min针对问题回忆一遍大致框架,大致内容,不细纠到每一个字词
12.15毛中特背完一遍1h48min下午,1h10min完成重背一遍,第四套卷没来及
12.161.5h昨天的遗留任务第四套卷重背一遍+史纲背完一遍
12.1723min昨天剩的史纲重背一遍+1h背完思修+晚上38min重背完一遍+18min据问题回忆答案要点又重背一遍也就是今天背思修3遍
12.181h当代背完一遍+25min重背两章
12.191h25min,当代后两章背完+马原重背2遍(至此马原已背5遍)
12.201h17min毛中特过完一遍,36min过完第二遍(至此,毛中特过完4遍)
12.2157min史纲背一遍,20min又重背一遍(至此,史纲过完4遍)
12.2240min思修背完一遍,14min又重背一遍(至此思修5遍)54min当代背完一遍,14min当代又背一遍(至此当代共4遍)
12.2340min背完一遍马原(6)48min背完一遍毛中特(5)
12.2430min史纲背完一遍(5)20min思修背完一遍(6)2套肖8
12.2535min当代背完一遍(5)肖八肖四过完,原本打算再翻一遍知识点提要,但翻到80多页发觉实在来不及就放弃了


总的来说肖8选择做的挺好,大题我也背了5、6遍,上考场很熟。题目又都是押到的,本来信心满满,但只考了75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难道是因为我主要默的研木易木子的答案没怎么抄提干?)复查了还是这个成绩。可能我不是党员,政治觉悟没那么高吧...


一战76,二战73.
英语没什么好说的,我虽然列了计划并且也总在改计划,但好像也没太按这个计划来,上面的英语计划仅供参考吧。
1. 2016.12CET6 479分,一战时候花在英语上的精力主要是逐句翻译经济学人的文章一个月,在大概5、6月的时候。其他部分也不是太知道要怎么准备。
2. 二战英语上没太花精力,差不多每天1h。
3.考试前一天晚上彻夜睡不着,差不多就睡了2h,上午考政治喝了几口咖啡提神,下午英语又喝了几口咖啡。上了考场才明白咖啡是提神,但是它已经把我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用于醒着上面,已经没有留精力让我去思考做题了,所以4篇阅读做的时候脑子完全没法转,做的又很慢。所以别侥幸想着咖啡万能,前一天还是早点睡吧,8点就躺床上。(事后对答案,发现4篇阅读错了2个,还行吧,应该归功于我平时阅读做的不错)
4.英一的阅读刷了好几遍,我就买了张剑的阅读练免得手生,但其实拿英二的题目练手才是最好的,只是我当时没想到,买了以后才看到可乐佬在群里说这个小技巧。
5.新题型错了3个,无语。能错3个是因为看了李玉技的视频,别的经验贴说他的视频讲的好,我看了的确觉得他讲的好,但是并不是听了就能熟练应用的,听过之后做题反而觉得选这个也有可能选那个也有可能,反而错的更多了。好比师傅教你一套功夫,你学着学着还没练成,自己本身会的功夫都丢掉了,结果上考场就是被乱拳打死还浪费超多时间。


(以下专业课学习方法在参照的时候请记住我是二战,一战时候是有学过的)


一战90,二战123.
跨考尽早开始专业课,管你看不看的明白总之先看一遍再说,要脑袋里有个印象,不动脑子的看视频也行,这就好比学习时候的预习。对跨考来说,这些真的是完全完全陌生的知识,仅仅看一遍,不管理不理解,在第二遍看的时候陌生感会减少非常多,困难会小很多,所以我下面的方法是默认你事先已经看过一遍,但对你已经有多少理解并不做要求。(7月前完成)
一阶段:
1.过一遍教材,这个过程中是有要求的,碰到不懂的东西要尽可能弄明白,在群里大胆的问。如果你明知道自己不懂,总想着以后再弄明白,那你基本上是到考前都不会再弄明白了。最开始的理解都无法做到,那谈何记忆谈何运用知识做题呢?不去弄明白,那上岸的名额跟你无缘了。这一点很重要,我一战的时候就是不明白的不去弄懂。
2.过一章教材,就用自己的话把它复述出来,为了强迫自己这么做,我会给自己录音。一旦录音,你的大脑就会被迫转动起来,被迫去组织语音将刚刚看过的知识说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会讲出前因后果,脑袋里会不自觉的用前面已经学过的知识去解释、引出后面新学的知识。(我本来想上传一段我当时学网络时的录音做示例的,但显示无法上传6MB这么大的文件)这部分做完你大概就明白了这本书到底说了什么,每一部分又都分别讲了些啥。
3.复述之后用xmind做脑图,再做做题,把错题标记出来。
这部分做完,你对于这门课基本上就是心中有数了,而不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
二阶段:

1.在一阶段理解的基础上背知识,要记到脑子里。怎么背?首先把之前做的脑图打印出来,然后在旁边写上问题,每次看着问题背,回忆不出来的再看脑图。
2.把错题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补充到打印出来的脑图当中,这样以后复习只需要拿脑图就可以了。
这一遍就做到脑袋里记住80%以上的本科目知识,并且知道怎么解题。
三阶段:
1.用模拟题、真题训练提高,查漏补缺,总是错的题所涉及的思路可以写在打印出来的脑图上。



学习方法跟上面数据结构差不多。
用录音复述去理解知识,用脑图去背诵,将错题涉及的知识补充到纸质脑图中,多做题去看自己的缺漏处。
在网络这里可以补充一个示例:
跨考刚学的时候往往有一种“明明看了知识,但是拿到题目却不会做,不知道知识是怎么运用到题目当中去解题的/不知道这道题是要我用什么知识点去解答”这样的感觉。那要怎么去应对这个难题呢?

当你碰到一道有点复杂并且涉及好多知识点的题目的时候,就把题目摘出来,在旁边附上这道题所涉及的知识点,然后一边看题解一边观察这个知识是如何运用到题目当中的。当我们在书上做题时,前边全是知识点,后边全是题目,知识与题目是分开的,并且间隔远,而当你把题目以及所涉及的知识拉近,你会神奇的发现这个物理距离缩短真的是有助于理解知识的运用的。


学习方法按上面的来。


一战78,二战118.
基础
数学不像上面有那样的计划,因为我每时每刻都在计划都在反思.....(以下请注意我是二战,是有点基础的)
1. 5月开始数学,看一遍汤家凤的高数教材的知识点,不看例题。(此时不求对知识点理解有多深入,因为深入是要靠做题的,光看知识点看不出花来。)直接上1800基础篇,这一遍筛掉会做的题,因为此时距离一战结束已经有小半年,这个时候我还能做出来的题就肯定是会做的,这种题就不要再重复了。做的过程中标记错题。与此同时在notability写背诵数学的框架,见下图。

按照教材把这个框架写好,这是后面要用它来背知识的。我没有写知识点的笔记,因为一战的时候我老老实实听汤家凤的视频并做了笔记,用李范全书,基本上做了书上所有题,但是到10月份11月份真题卷上考到方向导数我都还是一脸懵逼,脑袋里无法清楚的浮现方向导数的定义,更何况做题了。所以二战要求自己老老实实背所有数学知识点而不是写知识点笔记,背了的东西才是在脑子里的。
高数背诵框架: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etM0P4SErp3VyzQcWvqT-A提取码:b74v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此部分完成所有知识点看一遍+做高数1800基础篇+写背诵框架。
2.在notability上按照背诵框架去默写知识点,默完之后对照教材就能清楚的知道自己哪些知识点定义记不清哪些记错了等等。默完一遍之后把1800基础篇错题重做一遍,上面第一次做1800时肯定有因为概念定义不清而做错的题,那在这一遍中这种题就要做对了。此时相当于在错题中又筛掉一些会做的题。
3.接着把1800上高数经过2遍筛选之后仍然不会做的题整理到活页本上,活页本方便添页,将错题按题型分门归类,这样经过几个月这个题型会出什么五花八门的题你就都汇总到一起了,能更方便的归纳出这种题的常用解法,以及超越卷是如何在这种题上绕一个圈导致你不会做的。
4.整理的时候其实你只是把不会做的题抄到活页本而已,而错题本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记录而在于分门归类的汇总以及多次刷。
a. 高中的时候题目都是老师帮忙找的,学生只负责做,到了考研市面上的资料又鱼龙混杂,汤家凤的1800强化篇也没比基础篇难多少。而水平想要提高,所做的题目的质量很重要,每次都要做那种高于你水平一些的题,这样才会有提升。这种题哪里来呢?就从你的错题本里面来。你已经会的题是不记录到错题本的,就避免了你会的题重复做,难的题你总是错,就一定会留在你的错题本上,每次刷错题本,肯定有些题目上次解不出来这次解出来了,能解出来的这波是因为你水平提升了,依旧解不出来的那么因为题目远远高于你的水平了。每次刷的时候在这种题上卡住的点少一点,那么在刷过好几次之后你的水平也就提升到能解出这种题的水平了。
b.刷错题的时候是按题型刷,一种题型写完要自己去写总结,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去思考,所以自己总结尤为重要。而且李范全书上总是有一题多解,我觉得没必要每种解法都会,重要的是把题做对,而每个人做题的时候都会有自己习惯、倾向使用的方法,用自己惯用的思路做的顺也很重要。

线代、概统也基本按上面的方法来打基础,但是注意并不是说高数按上面的全完成了才开始线代,这3门可以交叉着来,比如说在做线代1800的时候,高数在整理错题。毕竟考试是3门杂糅到一张卷子当中的,并且有些题既会用到概统又会用到高数。
打基础的这一阶段,对这3门知识点的理解还不能是孤立的,要大致清楚这3门之间在哪些地方可能会有联系。比如见下图:

在做完多元微分学基础篇的题之后,我们往往倾向于认为这一章也没多重要,也没什么知识,顶多考考求偏导求条件极值。但看完上图你就会明白,多元函数是可以跟高数上的导数、微分、极限,高数下的曲面积分、全微分方程、重积分,概率当中的多维随机变量分布函数、参数估计等等产生联系的。要知道虐人的超越题就是一道题会涉及3-4个横跨不同章节不同书目的知识点的。

强化
强化阶段不推荐1800的强化篇,高数篇好多太难跟真题风格相差大,线代又太简单,概统我没做。强化用李正元的最后冲刺超越135挺好的,但如果你觉得它的难度还不够,你想做更难的就可以直接用超越卷。不必觉得这种模拟卷非得考前才做,重要的是用题目的质量来提升自己的水准。我9月做135线代概统,错题不多,当时想找更难的题做,但不知道做什么好,以为模拟卷就是做完真题之后才做的,所以没有想到用超越卷来提高。(李永乐330不推荐,太简单;李林108做了一点,感觉远没超越质量高)
对了,强化用135觉得简单,用超越觉得难的话,可以试试方浩的强化,浩哥讲的真的好,而且每年会更新迭代自己的讲法以及题目,特别良心。记得强化阶段也是要用框架背知识点以及整理错题刷错题并总结的。

真题/模拟题
9.19开始做的真题,在此之前结束了强化。



(请允许我小小的夸一下自己,我真的还没见到哪个经验贴公布分数这些的。主要是我自己备考的过程中就很想知道那些考上的同学在当下这个时间点他们做卷子的情况,但没有人分享这些,所以我自己备考的时候记录下这些一方面方便我回顾一方面作为后来人的一个参照物)

从上面的分数基本可以看出来,把基础打好了2015年前的真题做120+不难。(2011前的真题都没做,感觉太简单没价值,不如留时间做难的新的模拟题)
从10月下旬做超越卷开始我就崩了,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觉得自己学的怎么那么差...整个节奏都被打乱了,开始东一榔头西一棒的瞎做瞎复习。
其实做超越卷只有80+90+并不是我退步而是超越卷太难了,它难过我之前做的题目非常多非常多,所以我才说如果可以的话我应该把超越卷当强化用的,这才是真正的提高。反正自超越卷开始我错题本整理的就开始有点乱了,并且更多的是做新题而不是刷旧题总结,水平没有太多提升。
这是我做合工大卷子时自己做的勘误,没那么全但也聊胜于无。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eqU_5UMjhdb1rSOZwjJNCw提取码:7f2b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总而言之,参考我的方法并不会使得你跟我一样,但是一定不会让你白忙活,一定让你付出之后有收获,而且很有可能你最后取得的成绩比我好。因为我属于那种落后了就急急忙忙想办法提高,完成80%就松懈没什么动力再往上的,所以你看我后来基本就是考120左右。我大学室友考北航计算机,数学一开始她的方法不对是我在带她,后来我眼睁睁看她在10月之后突飞猛进而我停滞不前,做模拟卷也是卷子难一些的时候我比她好一些,简单一些的时候她比我好很多,总体我俩水平也差不多吧,结果她考了139,我考了118...

祝顺利!希望我的经验贴可以在你们备考中做到“常常陪伴”,减少焦虑。
考研经验机器人

写了 959 篇文章,拥有财富 1922,被 0 人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学长鸭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学长鸭,考研学长鸭,杭州高考淘宝信息技术店,考研直系学长学姐专业课一对一辅导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